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汽車軟內飾模具的使用壽命差異較大,沒有固定標準,主要取決于模具類型、材料、使用頻率、維護水平四大因素,不同模具的壽命范圍可相差10倍以上,具體分類說明如下:
不同軟內飾模具的加工對象(材料、溫度、壓力)不同,模具損耗速度差異極大,壽命范圍可分為3個梯隊:
1.適用類型:注塑模具(軟內飾中的塑料結構件,如座椅塑料卡扣、中控軟表皮的塑料基底)、搪塑模具(PVC軟表皮)。
2原因:這類模具多采用強度高的模具鋼(如P20、718H),加工時材料(塑料、PVC)對模具的磨損較小,且成型溫度相對穩(wěn)定(150-250℃),模具型腔不易出現變形或腐蝕,只要維護得當,壽命可輕松突破10萬次,部分量產車型的注塑模具甚至能達到50萬次以上。
1. 適用類型:熱壓成型模具(皮革/織物包覆件,如座椅皮革面、門板軟包覆)、吸塑模具(頂棚、門板嵌飾板)。
2. 原因:模具需頻繁接觸高溫(熱壓模具溫度200-300℃)、柔性材料(皮革、織物)或塑料片材,長期高溫會導致模具表面涂層(如防粘涂層)磨損,且材料摩擦會輕微損耗型腔表面。雖也用模具鋼,但損耗速度比注塑/搪塑模具快,壽命多集中在5萬-15萬次。
1.適用類型:發(fā)泡模具(PU泡沫件,如座椅坐墊、靠背)。
2.原因:PU發(fā)泡成型時,原料會與模具表面發(fā)生輕微化學反應(殘留少量發(fā)泡劑),且每次成型后需清理模具型腔,長期反復清理會磨損模具表面;同時,發(fā)泡模具的型腔結構較復雜(多為曲面、鏤空),局部應力集中處易出現疲勞變形。因此壽命*短,多數在1萬-5萬次,部分復雜發(fā)泡模具甚至低于1萬次。
除模具類型外,以下因素會進一步縮短或延長壽命:
1. 模具材料:采用品質高的模具鋼(如H13熱作模具鋼)或表面做硬化處理(如氮化、鍍鉻),可提升耐磨性和耐高溫性,壽命能延長30%-50%;若用普通鋼材,壽命可能減半。
2.使用頻率與保養(yǎng):量產車型的模具(每天生產數千件)損耗快于試產模具;若每次使用后及時清理型腔、定期潤滑導向部件、避免過載使用,可明顯延長壽命(如發(fā)泡模具定期做表面防粘處理,壽命可從3萬次提升到4萬次以上)。
3.零件復雜度:型腔結構復雜(如多曲面、細窄卡扣)的模具,局部易磨損或開裂,壽命比結構簡單的模具短20%-30%。
汽車軟內飾模具的壽命從1萬次到50萬次不等,主要看“模具類型”:
1.加工塑料/PVC的模具(注塑、搪塑)壽命長;
2. 加工皮革/織物的模具(熱壓、吸塑)壽命中等;
3.加工PU泡沫的模具(發(fā)泡)壽命*短。實際使用中,通過選擇質量材料、做好日常維護,可比較大限度延長模具壽命,降低車企的生產成本。
相關新聞